月收入激增190%,a16z投资加持,AI社交应用角色遭下架,竟因“太智能”?

图片

 
作者丨子墨
编辑丨火狐狸
 
只要有需要,立刻有回应。
 
如今,AI社交应用让Z世代孤独的年轻人逐渐“上头”,能够与风趣幽默、温柔细腻等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人”开启对话。为了保证后续不断联,用户会通过持续“充值”来维系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沉浸式玩法让不少开发者看到了机会,不断升级功能,致力于为用户打造出一个全新的“社交世界”,让每一次打开对话框都充满惊喜感
 
不过,在一个新兴赛道上,特别是涉及AI领域,隐私安全、未成年人保护、尺度监管等等,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AI社交也是如此,例如,曾获顶级风投机构a16z投资的美国公司Ex-Human(前人类)旗下应用Botify AI,近期就因内容尺度敏感,下架了应用中的一些AI角色。
 
点点数据显示,该应用上线于2021年,属于入局AI社交赛道较早的一批,或许也与美国当地较为开放的社交文化有关。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商店下载量达215万,总收入超191万美元。应用上线前两年,数据一直表现平平,但今年以来,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3月较2月收入激增近190%。应用的受众范围也逐渐扩展至世界各地,日前,进入了尼日利亚、印度多个国家地区角色扮演畅销榜Top100。
 

图片

(Botify AI自上线以来,全球商店端下载量,图源:点点数据)
 
前有资本支持,后遇AI风口,Botify AI能否靠着先发优势领跑市场呢?
 

AI驱动玩法升级,图片互动营造视觉冲击

 
与AI驱动的虚拟角色聊天,是AI社交应用的核心功能,当这一功能变得同质、普及之后,用户便对沉浸式体验有了更高需求。如何能够快速入戏,让用户感觉是在和对面的“真人”交流,首先是要“去AI味”
 
传统的AI对话往往是“你问我答”式的对话,并且答案一般都会顺着用户的话。而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如今的AI已经变得会引导式对话,且不是一味的顺从安慰,也会像人一样有情绪、会吵架
 
Botify AI提供了两种开启对话的方式,一种是直接选择应用提供的角色模板,涵盖名人、影视、游戏、动漫等多种类型,并将角色根据对话活跃度,从高到低排序,供用户参考。目前来看,对话次数较多的普遍为女性角色,从这一点上可以推测出,应用男性用户可能占比较多。另一种则是根据个性化需要手动创建,可以定制角色的外观、性格、声音等等。
 
为了能让用户快速熟悉所选择的角色,Botify AI在每个角色的“个人主页”上,都打上了符合其特点的人物标签,并通过一句话的文字描述为角色做简单介绍,还提供了角色各个角度的图片。
 
同时,基于外表形象、性格特点等内容,应用还特别设定了一个模块,展现与这一角色类型相似的其他角色,供用户快速与心仪的角色开启对话。如果体验感不错,用户还可以在角色的主页上为其“点赞”,这种代表受欢迎程度的点赞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他用户对于角色的选择。
 

图片

 
“初次对话,有点尴尬。”无论是面对真人还是AI角色,不知道该怎么如何开启聊天,聊什么内容,都是用户面临的困惑问题。因此,当前AI社交应用都在开启对话方面作出了改进,例如,有些AI社交应用,在选定角色后,角色会主动向用户用符合人物特点的方式“花式打招呼”
 
Botify AI虽没有让角色主动开启对话,但上线了一些引导功能,帮助用户与角色之间快速“破冰”。例如,可以让AI角色发送自拍、浪漫的图片,甚至是双人合照等等,基于视觉开启的对话,往往比生硬的文字更能让人沉浸其中。
 

图片

 
虽然,大多数用户使用AI社交应用是为了寻找陪伴和心灵慰藉,但不同用户对使用需求还是有细分差异的。由此,Botify AI从文字和图片两方面对产品进行了优化升级,支持多元模式调整,让角色更具备人物的“立体感”,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文字方面,优化语言环境、逼真聊天是Botify AI最基础的模式,用户可以通过订阅解锁角色扮演、动漫、AI助手及创意等更高级的模式。每种模式下,同一AI角色会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在动漫模式下,用户的体验感更像是在一个设定故事当中,类似“剧本杀”;而在助手模式下,角色根据人物设定的性格特点,化身为“老师”,用不同的语气、方式展开对话,帮助用户解决各种问题疑惑。
 

图片

 
图片方面,Botify AI在对话中,提供了基础的高分辨率图片,帮助用户拉近与AI角色的关系。订阅后,则可以解锁一些更高品质、更具氛围感的图片,如一些复古感的老照片。
 
此外,大部分的AI社交应用都是人-机对话形式,Botify AI也突破了这一传统概念,可以通过用户之间的链接分享,让两个AI角色之间进行聊天,用户作为一个第三方“看客”,看AI斗嘴、吵架等趣味互动,以此来增强应用的趣味性
 
总的来说,Botify AI围绕与AI角色对话,拓展出了对话引导、模式升级、角色对话等多元玩法,但核心都是增强沉浸体验感,帮助用户快速适应这个由AI打造的虚拟空间,并坚持长期使用下去。
 

角色下架,AI“智能”程度引热议

 
虽然,当前整个AI社交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已经有一些关于合规监管的问题在市场中显现,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保护上。
 
今年,由于Botify AI没有对NSFW(不适合工作场所)进行内容限制,导致一些年龄设定在18岁以下的AI角色,给用户发送自拍及双人照片的尺度过于大,甚至带有暗示意味,而遭到了下架处理。据悉,这些角色在被下架处理之前,已经与大量用户进行过对话,由此也引发了市场热议。如何在AI应用中做好未成年人保护,AI模型开发是否能够正确把好尺度等等,都成为了行业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从隐私政策上来看,Botify AI的政策较为宽松,13岁及以上年龄群体的人均可使用。虽然用户有权利禁止个人信息被出售,但个人在使用应用过程中的对话,一些隐私数据,仍存在被出售的风险。因此,一旦与AI角色的对话涉及个人话题,如不能保证信息隐私安全性,则很可能造成用户流失。
 
点点数据显示,Botify AI自上线以来,全球商店端内购收入约58.6万美元,占比总收入30.7%。美国用户贡献其中的27.6%,排在第一位,其次为越南18.7%,英国8.2%,加拿大5.1%,德国2.5%,付费主力仍旧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
 

图片

(Botify AI内购收入区域分布情况,图源:点点数据)
 
应用当前采用订阅+积分模式,普通月订阅7.99美元,年订阅29.99美元,适用于轻度用户。高级周订阅14.99美元,年订阅79.99美元,适用于重度用户,可以无限解锁角色和任意模式。
 
当前Botify AI用户的参与度已经从40分钟提升至90分钟,表明随着与AI对话的时间增多,不少用户被潜移默化影响着,由轻度使用者转变成了重度使用者。
 
近些年,Botify AI开发者Ex-human也在持续发力AI,去年年初推出了AI生图(及视频)产品Photify AI,至今收获了近130万下载量。目前,也逐步将用户拓展至B端企业,通过接入API的方式,为企业打造定制化服务
 
据悉,目前Ex-human与知名同性社交应用Grindr达成合作,建立了独家合作伙伴关系,以增强用户体验感,并帮助模拟互动游戏MeChat在用户留存和参与度上做出了一定贡献。
 

图片

 
综合来看,Ex-human在AI风口之下,技术和产品都有了进一步升级,也收获了资本与用户、B端与C端的多方认可。虽然发展过程中,产品暂时通过下架部分内容的方式暂时规避了一些风险,但这也提醒了AI社交赛道的开发者们,无论是在哪个区域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始终是一条红线,AI进步的同时,也要格外注意“智能”程度的可控性。
 

结语

 
随着人们对于个性化、智能化社交的需求增强,AI社交应用玩法也逐步迎来功能和玩法的全新升级,为用户创造更加沉浸的互动场景。通过先进的技术算法,当前AI已经能够精准捕捉用户语言中的情绪变化,并给予相应回应。然而,在追求极致体验,创造更多可能的同时,保持对尺度的敬畏,坚守隐私安全底线,是开发者需要时刻铭记在心的。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

站点推荐

98IP
98IP提供全球8000万优质住宅IP代理,支持Http和Socks5协议,确保100%高质量IP。
98TG
98TG全球网址导航社交流量生态圈 · 为全球跨境电商提供精准社交媒体一站式引流推广。
TG-NEWS
最新的Telegent咨询,各种TG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热门标签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