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蔡浩宇一直秉持“技术宅改变世界”的理念,认为AI将彻底改变游戏开发,未来游戏开发将由顶尖天才团队和业余爱好者主导,普通专业开发者可能面临转型。Anuttacon团队汇聚了来自米哈游、微软、Meta、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和顶尖高校的人才,目前已扩充至近50人规模。该团队的目标不仅是研发单款游戏,而是打造一个AI平台,希望构筑一个“未来游戏不仅仅是玩,而是可以真正生活的世界”。蔡浩宇在米哈游时期就重视AI等前沿技术,米哈游曾秘密成立研究中心,探索AI技术在游戏中的应用,并投资了多家创新科技公司。目前AI在游戏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工具属性层面,如提升画面质感、场景细节等,但在游戏创意的核心环节(如世界观、内容叙事)中,AI的应用仍面临挑战。沉寂了半年的米哈游创始人蔡浩宇,终于有了新动静。2025年3月15日,一款名为《Whispers from the Star》的游戏在X平台发布了首支预告片。这是一款以AI多模态交互为核心的太空生存游戏,玩家可以通过文字、语音或视频实时对话,引导被困在外星星球GAIA的天体物理系女生Stella生存并逃离。她的反应、情绪和动作均由AI实时生成,玩家的选择可以影响故事的走向和Stella的命运。AI游戏并不稀奇,值得关注的是,这款游戏是蔡浩宇新成立的公司Anuttacon推出的。2024年9月,蔡浩宇参与的AGI新项目——Anuttacon浮出水面,新公司向行业广纳精英,主要在旧金山湾区招聘预训练与LLM人才,办公地点在圣克拉拉。在米哈游如日中天时,蔡浩宇转身投入AI游戏,一方面源于他一直以来的技术信仰——“技术宅改变世界”,另一方面,AI游戏的巨大机会,也有可能是米哈游突破目前增长困境的一大利器。据Technavio的报告显示,AI游戏市场预计在2024年至2029年间将以42.3%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市场规模将达到274.74亿美元。不仅是蔡浩宇及米哈游,包括腾讯、网易以及全球各大游戏厂商都在探索自己的AI路径。就连马斯克也于2024年11月在X平台发文表示:“大多数游戏工作室被大型企业所控制,我旗下的xAI将成立一家AI游戏工作室,让游戏再次伟大。”蔡浩宇和Anuttacon的选择,能否颠覆传统游戏逻辑?蔡浩宇的AI信仰2024年8月,“销声匿迹”许久的蔡浩宇突然在领英上发言,称“AIGC已经彻底改变了游戏开发。未来只有两种人制作游戏是有意义的。一种是前0.0001%的天才,通过组成精英团队,创造前所未有的东西;其他99%的业余爱好者,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想法,一时兴起创作游戏。而普通和专业的游戏开发者,不妨考虑转行”。这段话发出后,被很多人视为“暴论”。但从蔡浩宇的经历和言论就可以看出,这应该是他的真实想法,他本人就是游戏领域“天才”和“爱好者”的结合体。1987年,蔡浩宇出生在山东济南,父母是教计算机相关科目的老师。5岁,蔡浩宇就开始操作电脑,8岁独立制作动画《外星使者》,11岁成为中国少年科学院首批“小院士”(计算机领域唯一入选者)。2005年,他被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并认识了自己的创业伙伴刘伟、罗宇皓。2016年,对于知乎上的一个“该不该把兴趣当做事业”的提问,蔡浩宇的回答是“本喵就是把兴趣当做事业,感觉十分happy。作为一个喜欢的事情可以干得很好,不喜欢的事情半点都不想做的人,只有这个选择看似是有解的吧”。二次创业后,蔡浩宇组建团队时也在寻找“天才”和“爱好者”。
2024年,Anuttacon浮出水面后,其幕后团队很快被“扒出”。最早期的核心成员有前微软图形学专家童欣、前B站副总裁王宇阳、微软和Meta前高级研究科学家吴箫剑、前米哈游分布式计算负责人叶理灯等。目前,团队已扩充至近50人规模,其中半数来自米哈游,其余则来自微软、Meta、亚马逊、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以及MIT、斯坦福、卡内基梅隆等顶尖高校,官网上也仍在持续招募LLM(大语言模型)、多模态交互等领域的顶尖人才。Anuttacon官网显示,他们希望构筑一个“未来游戏不仅仅是玩,而是可以真正生活的世界”。由此可见,Anuttacon的重点不只是研发单款游戏,而是打造一个AI平台。从目前来看,《Whispers from the Star》可能是这一愿景的首个实验品。尽管《Whispers from the Star》采用了多模态的AI技术,能够处理玩家语音、文字等多种输入方式,主角能生成相应的反应,但从预告片展现的主线情节来看,它依然属于传统游戏框架设计下的产品,目前也并未展现出推动AI游戏产业化的实力,更谈不上构筑AI虚拟世界等宏大目标。由此可以看出,蔡浩宇及其Anuttacon团队在AI游戏领域的探索表现得非常谨慎——他们依然遵循着传统游戏结构,对游戏进行一定程度的AI改造。这似乎也印证了蔡浩宇对于AGI及AI虚拟世界的重视和信仰。在知乎主页介绍上,蔡浩宇现在依然写着“技术宅拯救世界”。
2024年,AI与游戏的融合进一步加速,不少游戏企业将AI投入到游戏研发、营销、运营等游戏产业全流程应用层面,深入探索AIGC对于自身游戏业务的促进作用。比如,腾讯在2024年推出新的自研AI引擎,使游戏场景制作、内容生成等领域的部分工作效率提升40倍以上。网易在2017年为游戏成立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累计服务超百款游戏产品,对关键环节的工作效率提升超90%,并在2023年推出全球首款全流程AI网游《逆水寒》。伽马数据《中国游戏产业AIGC发展前景报告》认为,商业化空间广阔成为游戏企业发展AIGC的动力,将为降本增效带来实质性利好。财报显示,2024年腾讯游戏全年收入为1977亿元,同比增长9.9%。网易2024年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的净收入为836亿元,同比增长6%。这两大游戏巨头营收增长的背后,都有AI“工业化”辅助进行降本增效。伽马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游戏营收TOP50企业中,已有64%的头部游戏企业明确布局AIGC领域,且有实质性动作。GDC(游戏开发者大会)官方发布的《2024游戏行业现状报告》也显示,49%的游戏开发者称生成式AI已应用于他们的工作场景。截至目前,AI与游戏的结合,依然逃不脱“工具属性”的事实,其对游戏创作环节的提升主要是在画面的质感、光影和场景细节等方面;而在游戏最核心的创意,如世界观、内容叙事等方面,目前的AI很难融入其中。《Whispers from the Star》发布后,B站UP主“星币谷地”和Anuttacon的社区管理员进行了一番对话,当问到这个项目到底涉及多少AI,对方回答说(和Stella的)对话是AI增强的。这也意味着,目前《Whispers from the Star》在AI技术上的应用,并没有明显领先于市面上的其他AI游戏。早早布局AI的米哈游,也没有在明星产品上实现技术突破,甚至《原神》在2024年面临市场表现和玩家口碑双下滑的局面。2024年7月,《原神》4.8版本更新引发争议,不少玩家吐槽主角剧情被弱化、故事内容单薄且剧情低龄化。这不仅导致了《原神》流水的历史新低,B站、抖音等平台的官方账号也大量掉粉。后续新作《崩铁》《绝区零》虽然上线初期表现不错,但很快就后续乏力,流水大幅下滑。除了运营以及自家“二游内斗”等因素外,核心玩法设计、美术风格、主线剧情等表现不佳,也是米哈游新作“高开低走”的原因,而这都是现阶段AI解决不了的问题。2025年,AI技术将给游戏领域带来一场更深刻的变革。腾讯2024年在AI项目上投入390亿元,再次显示出“all in”的魄力;网易旗下多款产品包括游戏,宣布接入DeepSeek,借此整合DeepSeek与自研AI技术,提升游戏体验;蔡浩宇离开后,米哈游在技术迭代与管理升级中艰难寻找平衡。这种情况下,一旦AIGC能大规模应用到游戏产业的创意环节,中小游戏团队的生存空间可能被彻底挤压。蔡浩宇曾提出,“在2030年打造全球十亿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世界”,目前来看,通往这个虚拟世界的道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