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消费税新规冲击,中国厂商或面临合规挑战
摘要
中国游戏厂商面临“三重压力”:利润空间被压榨:平台扣除10%消费税后再与开发者分成,获量成本高的公司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合规风险与成本增加:需慎重考虑合规风险,评估日本市场政策走向,如上海友塔等公司因税务不合规被追缴巨额税款,新政还要求开发者提供完整销售数据和税务信息,中国厂商需建立跨境财税管理系统,应对复杂流程,如采用“ACP+JCT”清关模式,可能增加运营成本。市场竞争加剧:日本本土厂商通过专利壁垒构筑护城河,如世嘉起诉BOI游戏侵权,中国厂商单纯玩法复制或面临法律风险,而差异化品类虽有空间,但依赖买量投放,税费成本可能吞噬薄利润。
2024年中国自研游戏在日收入达17.97亿美元,占海外总收入的19.3%,仅次于美国,头部产品表现突出,但市场高度集中,中小厂商突围难度大。
短剧互动游戏《DramaBox》和放置RPG《菇勇者传说》在日收入激增,但这类游戏买量投放依赖度高,新政下获客成本可能增加。
中国游戏出海需做好合规化工作,短期通过税务工具缓解成本压力,长期加速推进合规,以守住玩家的钱包和出海的生命线。
2025年4月1日,日本国税厅正式实施消费税(JCT)新规:所有通过App Store、Google Play等平台进行数字商品交易的非本土开发者,需由平台直接代扣10%消费税并上缴。
这一政策覆盖付费应用、游戏内购等场景,标志着日本对数字经济的监管进一步收紧。对中国游戏厂商而言,这不仅是税务规则的调整,更是一场涉及利润、合规与市场策略的多维挑战。
中国游戏厂商的“三重压力”
根据苹果和谷歌的通知,平台将在交易环节直接扣除10%消费税后再与开发者分成。这对于获量成本较高的公司而言,无疑再次压榨了利润空间。
同时,政策的层层推进也必须慎重考虑合规风险,评估日本市场的政策走向。上海友塔等公司此前因税务不合规被追缴超7000万元人民币的案例,更凸显了合规成本陡增的风险 。
新政要求开发者提供完整的销售数据和税务信息,而日本自2024年10月起取消外国企业简易申报资格,强制采用标准申报模式 。
这意味着中国厂商需建立跨境财税管理系统,投入更多资源应对发票留存、进项抵扣等复杂流程。例如,采用“ACP+JCT”清关模式成为必要选择,但这也可能增加约5%-8%的运营成本。
中国游戏在日:高增长背后的隐忧
2024年,中国自研游戏在日收入达17.97亿美元,占海外总收入的19.3%,仅次于美国 。头部产品如《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稳居日本畅销榜前10,而二次元品类占据出海游戏的50%以上 。但市场高度集中,TOP10游戏贡献超70%收入,中小厂商突围难度加大 。
日本本土厂商正通过专利壁垒构筑护城河。世嘉近期起诉BOI两款游戏侵犯抽卡机制专利,索赔10亿日元,这为中国厂商敲响警钟——单纯玩法复制可能触发法律风险。
短剧互动游戏《DramaBox》和放置RPG《菇勇者传说》在日收入激增,分别突破3.6亿和2.7亿美元 ,证明差异化品类仍有空间。但这类游戏相对较为依赖买量投放,税费成本可能吞噬其薄利润——例如《DramaBox》62%下载量来自付费广告,新政下获客成本或再增10%
结语
日本消费税新政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新的国际政治和愈加成熟的市场环境,中国游戏出海必须做好合规化工作。对中国厂商而言,短期需通过税务工具缓解成本压力,长期则需加速推进合规以应对最坏状况——唯有在合规的前提下,中国厂商才能在“税务战争”中守住玩家的钱包,更守住出海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