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1亿美金融资,云鲸智能在海外“杀”疯了
题图来源 | pexels
一度被资本拥趸疯狂追捧,被冠以“长坡厚雪”美名的扫地机赛道,如今正挤满了新老玩家。僧多粥少的市场大环境下,滚雪球式增长的高复利时代不复,行业格局迎来了加速洗牌。
对新增量的迫切渴望下,出海成为了一种必然解法。近年来,中国扫地机企业竞相卷向海外市场,对老牌巨头 iRobot 从追赶、围剿、再至超越。不知不觉间,中国品牌之间的角力从国内扩大至国际舞台。
作为这片雪坡上的后起之秀,云鲸智能短短数年内便飙升至行业第三。但在出海这条必经之路上,云鲸智能的步调要慢上许多,直到 2023 年初才开始大规模探索出海。
不过起步虽晚,云鲸智能起势却十分迅速。凭借牢固的基本盘以及稳扎稳打节奏,其海外业务在 2024 年实现了高达 700% 的恐怖增长。
如今在海外大舞台上,石头科技成功登顶,科沃斯穷追不舍,小米、追觅亦缠斗不休。而出海野心不断膨胀的云鲸智能,还能复刻一个弯道超车的故事吗?
融资 1 亿美元,云鲸智能为出海铺路
4 月 14 日,云鲸智能官宣完成了一笔价值 1 亿美金的融资,并透露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首款家庭具身智能产品的开发,相关产品预计在 2 年内发布。
实际上距离它上一轮融资,仅仅才过去不到四个月。去年 12 月,云鲸智能拿下了总金额约数亿元的融资,投资方为深圳、无锡两大国资。
自 2016 年成立至今,云鲸智能已然获得了共计十轮融资。在它的身后,屹立着腾讯投资、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无数明星资方。
值得关注的是,云鲸智能同时宣布已正式启动 Pre-IPO 轮融资,全面提速冲刺上市。
为什么资本力量竞相追捧这家独角兽企业呢?这当然离不开智能清洁行业巨大的市场潜力所驱动,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云鲸智能本身。
图源:云鲸智能
在云鲸智能诞生之初,扫地机赛道早已巨头林立,挤满了无数玩家。在这样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姗姗来迟的云鲸智能并没有急于追赶,历经三年打磨才推出了首款产品。
所谓三年磨一剑,而云鲸智能这一剑出鞘,便震动四方——其第一款扫地机器人“小白鲸”J1 一经发布便引爆市场,上线首日销售额突破 1000 万,上市一年共计斩获 8 亿营收。靠着这款爆品,云鲸智能后来居上,迅速跻身国内扫地机头部品牌。
在扫地机品牌普遍遭遇瓶颈、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云鲸智能在 2024 年却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答卷:营收同比飙涨 130%。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其国内市占率约 18.6%,次于科沃斯和石头科技。
图源:云鲸智能
但华丽业绩曲线的背后,云鲸智能也并非高枕无忧。
从行业角度来看,随着市场玩家数量激增,存量竞争不断加剧,价格战、同质化内卷、增收不增利等挑战正围剿着国内扫地机品牌。再者经过长时间的厮杀,已然形成了相对稳固的头部竞争格局,要想撼动科沃斯和石头科技地位,现阶段道阻且长。
而从云鲸智能自身视角来看,压力来自很多方面。一是在技术端、供应链端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短板,与巨头们有着不小的差距;二则渠道建设、品类扩张、研发创新的需求的激增,也导致云鲸智能的现金流承压。
由此也不难看出,云鲸智能之所以频繁融资,全面加速资本化进程,很重要一部分原因在于借资本输血,打造更深厚的竞争壁垒。
行业加速洗牌的市场背景下,云鲸智能开始提速跑起来了。融资及上市的核心目的便是加速规模化扩张,不仅仅是拓展品类,押注具身智能等高潜力赛道,还包括积极扩张海外市场版图,挖掘全新的增量。
收入狂飙,云鲸智能扩张海外版图
当前,海外市场俨然已成为中国扫地机品牌博弈的核心阵地。头部玩家们早早便埋线布局,占领市场高地。如石头科技早于 2016 年便进军国际舞台,如今海外业务收入已然占据半壁江山。
而相比之下,云鲸智能的起步要晚上许多。
2019 年,云鲸智能首款扫地机器人 J1 在海外众筹平台 Kickstarter 上线,成功斩获了 114 万美元众筹金额并拿下类目第一。但云鲸智能并没有趁热打铁深入扩张海外业务线,而是优先聚焦国内市场。
直到 2022 年,云鲸智能才正式启动出海战略,并于 2023 年初开始大规模探索出海,进一步升级组织架构并建立更完善的团队体系。
但从云鲸智能自身的视角而言,慢是相对的。尽管外界看来它的出海颇有些落后,但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姗姗来迟的云鲸依然抓住了正确的时机:一是中国制造海外影响力的全面提升,二是海外扫地机市场正处于加速升级的阶段。
因此依托此前打下的牢固基础盘,云鲸智能在海外的势头起得很猛。
公开信息显示,2023 年 9 月,云鲸智能海外市场营收同比激增 350%。迈入 2024 年,随着其进一步深化海外渠道布局,海外市场收入同比飙涨近 700%。
截至目前,云鲸智能在全球开拓了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北美、欧洲、日韩、澳大利亚等多个主流市场。其中在 2024 年第二季度,云鲸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 121.7%,摘得增速桂冠。
在扫地机器人厂商集体出海的大环境下,云鲸虽然起步慢,却走得很稳。如今,海外市场已然成为云鲸的一大战略重心。据业内报道,云鲸智能预计 2025 年海外市场营收将实现 3~4 倍增长,同时新品数量同比暴涨 300%,新增布局国家数量则将超过 70 个。
从频繁融资、加速资本化为海外业务扩张铺路,到不断深化全球化战略目标,云鲸智能的出海野心正在一步步膨胀。
“以快制慢”的差异化打法
仅靠“冰冷”的数据,或许很多人依然难以想象:云鲸智能究竟是如何在起跑线落后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实现海外狂飙的?
回顾云鲸智能的崛起之路,其首款产品 J1 凭借“扫拖一体”的颠覆式创新而一战成名,云鲸也迅速打入行业头部。可以说,作为后起之秀的它之所以能够突出重围,完成对一众头部品牌的弯道超车,靠的便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依靠强大的技术研发及创新能力打造竞争壁垒。
因此在人生地不熟的海外市场,云鲸智能的核心逻辑依然是一致的:发现痛点并解决痛点,挖掘需求然后解决需求,在技术赋能下实现差异化创新。
比起一味追求以快制胜,急于追赶巨头们的步伐,云鲸智能的选择是保持自己的节奏,诠释慢即是快的商业哲学。而这正是云鲸智能够快速打开海外市场的秘诀。
如上文所述,现阶段云鲸智能已然覆盖欧美、日韩、东南亚等数十个主流国家市场,这些市场之间的文化环境、消费习惯、法律法规各不相同。
为了因地制宜打造差异化产品,云鲸智能的选择是“把心沉淀到每一个经营的国家中去,把自己当作这个国家的本土品牌”。
如在北美市场,云鲸智能主打高端化形象,精准洞察用户需求推出定制化产品。其团队通过调研发现,由于养宠需求旺盛,很多家庭普遍存在宠物毛发清理痛点。基于此,云鲸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引入了防缠绕滚刷、AI Dirtsense 等功能,直击用户痛点。
图源:云鲸智能
笔者了解到,2024 年 3 月,这款高端旗舰机 Freo X Ultra 上市首日,便登上了美国站和加拿大站的 BS TOP1。
在欧洲市场,云鲸智能则抓住当地消费者注重时尚生活方式的特点,打造多功能性、智能化,且时尚感与设计感兼具的产品,并借势 Cosmo、Elle、Vogue 等知名时尚杂志的营销,强化产品与高品质生活的关联。
再比如在另一大核心市场韩国,云鲸智能同样做出了一系列颠覆式创新。据悉,云鲸智能首创了上下水安装服务,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也因此成功收割大批消费者。截至 2024 年 Q1,云鲸智能在韩国的市场份额已突破 20%,超越 LG、三星跃居第二。
图源:云鲸智能
而这套差异化打法的背后,核心驱动力则是云鲸智能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在产品研发设计过程中,云鲸智能不断打磨核心技术壁垒,开发了 AI Dirtsense 脏污识别、智能温控拖布、防缠绕滚刷等一系列创新功能,全方位解决用户的家庭清洁痛点。而这也使得其得以构筑差异化优势,同市面上的竞品快速区分开来。
在 2025 年的 CES 展会上,云鲸智能推出了四款扫拖机器人。其中 Narwal Flow 作为其 2025 年的重磅新品,视觉感知、深度清洁、基站形态等方面均有突破性创新,针对海外家庭多地毯的地面环境,Narwal Flow 还提供了深度地毯清洁功能。
可以看到,以用户为中心的精准市场洞察、持续的技术迭代及产品创新,贯穿了云鲸智能的出海之路。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做本土化品牌这样的长期主义思维,云鲸智能才能够后发制人。
BrandArk 观品牌
一直以来,云鲸智能都给人以一种很“慢”的印象。无论是进场时机还是产品迭代速度,抑或是海外扩张步调,显然都落后于同行。
但在存量竞争时代,比起盲目追求速度,更重要的是找到慢与快之间的平衡点。而云鲸智能所谓的“慢”,体现在其坚持自己的节奏,沉下心来慢慢打磨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其不断积累品牌长期价值,“慢”也便转化了增长的“快”。
在全球贸易局势复杂多变,行业加速洗牌的大环境下,扫地机器人正面临着日趋严峻的考验。因此对于品牌而言,重要的不是跑得多快,而是跑得多久、跑得多远。在出海下半场,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