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向沃尔玛下“禁令”,关税成本自己扛别涨价
题图来源 | pexels
美国零售业正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关税博弈”,当地时间 5 月 17 日,沃尔玛首席执行官董明伦(Doug McMillon)在季度财报会议上透露,由于对华关税政策持续施压,这个零售巨头可能将在 5 月下旬启动大规模调价。
消息传出仅 12 小时,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 立刻发表推文,矛头直指零售巨头沃尔玛:“你们去年赚了几十亿美元,远超预期,现在必须自己吞下关税成本,别想转嫁给消费者! ”
图源:Truth Social
面对特朗普的施压,沃尔玛罕见地公开“诉苦”。5 月 15 日公布的财报显示,其第一财季净利润同比暴跌 12.1% 至 44.9 亿美元,营收增长 2.5% 至 1656.1 亿美元,均低于市场预期。
事实上,沃尔玛在关税博弈中已多次“变脸”。4 月初,美国对华关税飙升至 145%,沃尔玛一度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 10% 以分摊成本,但因供应链断裂风险被迫妥协,最终恢复订货并承诺由美方承担关税。
即便如此,一串中国制造的 LED 灯串到岸成本仍从 9.9 美元飙升至 26.3 美元,零售价被迫涨至 28.5 美元,首席财务官约翰·雷尼(John David Rainey)直言:“即便关税有所下调,但对中国商品征收的特别关税仍让我们难以承受。”
图源:央视新闻
沃尔玛的困境只是冰山一角,早在 4 月初,佛罗里达玩具品牌 Basic Fun 就宣布暂停从中国进口 Tonka 卡车等热销产品。
其 CEO 杰伊·福尔曼透露,关税已导致产品综合成本大幅度增高,“如果政策持续,这些经典玩具可能从美国市场消失”。
更严峻的连锁反应正在制造业端显现。跨国汽车制造商 Stellantis 在 5 月 8 日宣布,由于零部件关税激增,其位于密歇根州的 5 家工厂将临时裁员 900 人。运动品牌阵营同样风声鹤唳——耐克、阿迪达斯和 Lululemon 的 2024Q1 财报显示,三家企业对华采购订单量同比分别下降 19%、24% 和 31%。
图源:YouTube
供应链断裂的阴影更让零售商如坐针毡,中国供应商暂停发货期间,美国超市货架空置率一度达 30%,洛杉矶港中国货轮减少 33%。沃尔玛 CEO 甚至警告,若两周内无法恢复供应,物价飙升可能冲击中期选举选情。
尽管 5 月 12 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让美国撤回 91% 对华关税,国际邮件税率从 120% 降至 54%,但政策反复已让企业元气大伤。亚马逊头部户外品牌 Solo Brands 因依赖中国生产,在关税冲击下直接退市,成为这场“贸易战”的牺牲品。
图源:Businesswire
可以看出美国政府一直力推制造业回流,但现实很骨感。新泽西某玩具厂尝试用 3D 打印替代中国供应链,产品合格率仅 37%;越南工厂质检合格率下滑 8%,印度仅能满足沃尔玛 15% 的节庆商品需求。沃尔玛 2025 财年从中国采购的商品价值达 300 亿美元,占全球供应链 40%,尤其是平价服饰和家居领域几乎无可替代。
中国供应商 72 小时出样的响应速度,更让美国零售商难以割舍。
这场博弈印证了单边关税的局限性……当政治口号撞上经济现实,连沃尔玛也不得不向中国供应链低头。然而,暂时的妥协无法根治问题,若美国不放弃遏制战略,供应链危机或将周期性重演。而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这场“关税大战”的账单,早已悄悄塞进了他们的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