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元起家做成亿级大卖!80后闽商夫妻档做对了什么?
这是「98出海名人堂」栏目第85期——福建新时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时乐。【平台规则变化不断!卖家成本暴涨!加入2025亚马逊企业出海春耕计划,掌握最新政策,享受官方1V1诊断(点击报名)】
500元,到底能产生多大的投资回报比?若是现在,或许仅可支付一顿大餐的费用、亦或是一张中远程高铁票的价格;而80后的林时乐却在20年前用这500元的创业启动资金,通过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一步步打拼出了一家亿级跨境服装企业——新时颖。
作为土生土长的泉州人,林时乐从创业至今一直扎根泉州,以服装类目为基本盘不断深入海外市场。新时颖在20年间的发展中,也遭遇过各式各样的冲击,期间林时乐一直在发掘适合新时颖的长远发展策略,多年以来,新时颖通过不断深耕本土化、打造品牌、进行多渠道布局,如今俨然在跨境服装市场中占据了一定份额,而在未来,新时颖也将持续深耕海外本土市场作为发展要点。
本期「98出海名人堂」栏目走进新时颖,与其创始人林时乐进行了深度对话,不仅聊到了创业过程中的激情与挫折,还聊到了新时颖20年间发展中的经营之道,也聊到了关于跨境电商未来的发展重心与卖家经营的取胜方法,林时乐的种种看法与建议,值得广大跨境卖家细细琢磨。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编辑):
01
500元的创业之路
98出海名人堂:您在大二阶段就开启了创业之旅,当时怎么就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林时乐: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我所在的仰恩大学非常鼓励创业,那种浓厚的创业氛围时刻感染着我,而且我从小就对商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家人也从事相关行业,耳濡目染,心里早早埋下了创业的种子。再加上身边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拍即合,都想在电商领域闯出一片天地,于是,我便走上了创业之路。
98出海名人堂:创业初期往往充满艰辛,听闻您当时启动资金极少?
林时乐:创业之初资金紧张,启动资金只有500元。不过那个时候行业处于起步阶段,机会多,只要有新奇独特的产品,能精准找到客户,就有成交的可能,而如今在亚马逊创业,成本之高令人咋舌。
那时的我们,靠着一股冲劲和对电商的热情,摸爬滚打、慢慢积累,从2005年到现在,20年间就像滚雪球一样,从最初的微小规模,逐步发展到如今的规模。这一路,有汗水、有挫折,但坚持下来,就看到了曙光。
所以不论在任何行业都要看准长期价值,如果能够坚持在一个行业深耕,那么到最后便会发现,不论是规模还是声量,长期坚持都会给予创业者一个丰厚的回报。
98出海名人堂:公司取名“新时颖”,这背后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吗?
林时乐:公司名称的背后确有一段渊源。“时颖”取自我和我太太的名字,我们从事的是服装行业,追求时尚、新颖,之所以又加了个“新”字,这不仅是名字的组合,更蕴含着我们对创新的追求。希望随着公司发展,淡化创始人印记,强化创新这一核心竞争力,让新时颖凭借源源不断的创意在时尚领域独树一帜。
98出海名人堂:您和您太太是最早一批跨境电商夫妻档创业者,当时是怎么分工的?
林时乐:闽南创业大多是“夫唱妇随”的模式,我们也不例外。我主要负责业务拓展、社交以及公司战略规划等对外事务;我太太则掌管财务、供应链、仓储等内部管理工作。这种分工让公司起步阶段得以稳步前行。
而在家里,我太太付出得更多,她要照顾孩子、老人、打理家庭琐事、还要维护各种社会关系,为我解除后顾之忧,让我能全身心投入工作,真的特别辛苦,我也非常感谢我太太这么多年的陪伴和理解。
02
女装出海的爆款秘诀
98出海名人堂:跨境女装一直以来退货率居高不下,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林时乐:女装退货率高确实棘手,主要原因有:一是货不对板,模特图与实物差距大,误导消费者;二是场景不匹配,消费者买后发现不实用;三是尺码标准不一,跨国销售时问题更突出;四是品质不过关,影响穿着体验。同质化问题源于部分商家过度追求以产品为中心,盲目跟风爆款。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强化真实沟通,建立买家秀机制,鼓励消费者分享真实体验,让产品展示更真实,还能收集反馈,优化产品;此外,我们还关注到消费者的穿着场景,帮助其明确产品使用场景,精准匹配需求;另一方面,在产品设计上以人群为中心,关注客户穿搭需求,提供多样化选择,避免同质化。比如,针对不同身材、喜好的消费者,设计不同版型、风格的服装,满足多元需求。
98出海名人堂:对于服装出海企业而言,供应链至关重要,新时颖在供应链方面有哪些独特优势?
林时乐:新时颖的供应链相对稳定,具备多层次特点。既能承接小订单,满足小众、个性化需求,像一些独立设计师款、限量版服饰,小批量生产,快速推向市场测试反应;又能高效处理大订单,应对旺季、爆款需求,确保供货及时。
98出海名人堂:新时颖是如何精准捕捉美国市场的时尚潮流趋势,同时又能做到快速响应?
林时乐:我们有一套专门的流程。首先,安排了产品企划人员负责收集海外时尚资讯,他们会从时尚网站、社媒上的时尚博主分享等渠道收集信息,而后筛选出有价值供给产品开发团队。
此外,我们在美国还有长期合作本土买手,每周会给他们推送80-100个款,让他们挑选,这些买手不仅会选款,还会结合市场趋势给出专业建议,比如颜色、款式、尺码等方面的调整意见,而后我们会根据买手的反馈,进而优化产品。
过去我们是先开发产品再去测款,而现在是在开发前期就深度结合市场热度,确保产品更契合市场需求。一旦确定产品方向,就迅速调配资源,从设计、生产到推广,各环节紧密衔接,让潮流产品能第一时间推向市场,抢占先机。
98出海名人堂:跨境卖家无不追求爆款,新时颖在当下竞争激烈的跨境电商市场中是如何打造爆款的?
林时乐:以前打造爆款靠大规模推广、低价策略,而如今打造爆款要基于客户需求,精准定位核心服务人群,深入了解他们的喜好、痛点,打磨产品。比如,通过数据分析、市场调研,发现某类消费者对环保面料、简约设计的女装需求大,就针对性开发产品,精准推送,而不是盲目追求爆款。
98出海名人堂:产品之外,新时颖在海外获客方面有哪些渠道和策略?
林时乐:新时颖的获客渠道多元且立体,像一张紧密的大网。线上方面,我们会利用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平台展示时尚穿搭、进行新品预告,从而吸引用户关注互动;同时,我们还会在购物网站投放广告,精准触达目标客户;此外借助媒体渠道,如时尚博主合作、行业媒体报道,提升品牌知名度。
线下方面,我们也会参加本土展会,与客户面对面交流,展示产品品质与特色。最关键的是,我们特别注重品牌的长期运营,不过分计较短期投产比,更看重客户体验,像提供优质售后服务与个性化的包装,提升品牌口碑,促进客户复购与推荐。
03
本土化的深耕细作
98出海名人堂:新时颖在海外市场动作频频,到底是如何去做布局的呢?
林时乐:新时颖自创业以来专注跨境电商服饰领域,主打欧美市场。由于市场渠道相对较窄,我们走精耕细作路线,像做小额批发时会参加本土展会,做亚马逊业务时会进行本土拍摄、开发,深入了解客户需求,虽然产出不会立竿见影,但长期积累下来,效果显著。
98出海名人堂:海外本土化是何时启动的,前期做了哪些筹备?
林时乐:早在口罩时期当时,我就意识到了海外本土化布局的重要性。2022年10月,在国门尚未完全开放之际,团队便赶赴美国,开始了本土化的探索之旅。
当时面临诸多不便与未知,困难接踵而至。抵达美国后,首要任务就是深入了解当地市场,包括消费者喜好、流行趋势、竞品动态等,这些一手信息为后续决策提供了关键依据。
98出海名人堂:组建美国本土团队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林时乐:组建美国本土团队确实是个棘手难题。一方面,招聘成本居高不下,以聘请专职买手来说,人力成本非常高,最终我选择招聘兼职买手,成本可控,还能满足业务需求。
另一方面,美国员工不似国内员工执行力那么强,他们对上级指令不一定全盘接受,更倾向于按自己的方式行事。而且,美国法律对员工工作时间有严格规定,加班必须支付高额加班费,还不能强行要求加班,因此只能调整管理策略,尊重他们的工作习惯和法律规定,通过加强沟通、明确目标等方式,提升团队协作效率。
98出海名人堂:参加美国本土展会有何收获与挑战?
林时乐:从业绩提升角度看,能接触到大量精准的客户,现场下单的情况非常多,这对销量和利润增长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从产品研发角度来看,展会上能结识很多美国本土的买手、设计师,通过和他们的交流能够获取到许多关于产品改进的好建议。
比如我们曾在展会的交流中获取到了美国当地消费者的建议,他们反馈产品的尺码要加大,我们根据建议优化了产品尺码,从原来的S码到XL甚至3XL,而尺码的改动也帮助我们促成了更多的交易。
98出海名人堂:深度本地化也会面临着两极分化情况,一方面助力企业拓展多渠道、打造品牌、迈向头部;另一方面,未深度本地化的企业可能逐渐落后。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林时乐:本土化无疑是大势所趋,但过程不能盲目。一方面,本土化投入巨大,像海外囤货过多,动销不足,会带来经营压力与现金流困局;而实现本土化品牌收购,也需要强大财务体系与专业团队支撑。
另一方面,企业可分步骤推进本土化,包括开发、视觉、展销、仓储物流、品牌塑造等,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可依据自身情况,选择投产比较高的步骤。比如创业初期就运用本土化思维,整合供应链,结合AI,本土定制发货,既能提高反应效率,又能优化成本结构,还可避免滞销。
04
趋势洞见
98出海名人堂:回顾2024年卖家利润普遍下滑,新时颖是如何降本增效的?
林时乐:我观察到的行业变化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客户需求,二是技术创新。就欧美市场而言,消费降级现象明显且持续,不过这也催生了新机遇,像一些新兴平台顺势崛起,发展迅猛。同时,科技领域的AI应用愈发成熟,AI制图、视频、翻译等工具在提升效率、保障效果方面成效显著,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利润普遍下滑是所有卖家共同面临的难题,作为企业主,我在决策时遵循一个原则:可做可不做的项目,坚决不做。在项目立项阶段,仔细评估其与公司战略的契合度,避免不必要的0-1启动,让团队聚焦高产出项目,老板不折腾,团队效率自然提升。
98出海名人堂:过去一年,国家力推“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您是如何看待这一政策导向的?
林时乐:跨境行业深化发展,产业带是根基。产业带汇聚产业优质资源,能高效配置。过往,个别企业已尝甜头,实现破局;未来,要推动整体飞跃,需依托产业带出口,实现量变到质变。像消费品、高科技产品等产业,结合跨境电商出口优势显著,还有跨区域转移配合,传统制造企业从沿海转内陆,通过跨境电商可提升溢价,前景广阔。
98出海名人堂:据您预判,未来跨境产业还将有哪些发展路径?
林时乐:第一种是传统优势产业借助跨境电商拓展海外市场,像鞋服箱包等消费品,原本就有产业基础,借助电商能突破地域限制,对接全球需求,实现销量增长与品牌提升。
第二种是新兴产业,如储能、高科技产品,中国作为制造强国,在这些领域技术与产能兼具,跨境电商可以为其打开国际销路,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第三种是跨区域转移配合,内陆地区原本以加工为主、外贸溢价低,引入跨境电商后,能直接面向海外消费者,提升产品附加值,创造更多利润空间,促进当地产业升级。
跨境电商已然是成熟产业,未来在产品、服务与渠道等各环节均需要不断创新。品牌化是重要突破口,成熟市场中,消费者选择日趋理性,不仅关注产品品质,更追求创新、附加与情感价值,跨境卖家须洞悉此变化,积极迎合新需求,塑造独特品牌形象,方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98出海名人堂:您认为2025年海外女装市场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林时乐:就我熟悉的美国市场来看,我认为2025年的整体发展会比较稳定,毕竟他们的穿衣习惯相对固定。但当下消费降级是个重要背景,消费者更追求性价比,在这种情况下,品牌要找准定位,思考能平替哪些品牌,关键是满足消费者需求,提供高性价比、品质可靠的产品。谁能在这波消费趋势中抓住消费者的心,谁就能站稳脚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就需要企业提前布局,精准发力。
结语
新时颖近年来的本土化布局以及在品牌打造方面所做的努力,均为其业绩提升做出了巨大助力,而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新时颖也将坚持品牌出海、更深度的进行海外本土化布局,林时乐认为跨境电商后半场,必须以此发展才能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不过,对于中小卖家而言,布局本土化可能是一件遥远且充满坎坷的事情,但是放眼未来,不布局、可能就会出局,或许跨境卖家们也该尝试着走一走大卖们已经摸索成功的路了。
文/98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