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风暴升级,人民币贬值、美线退单、供应链重塑:你准备好了吗?
——中金公司外汇策略组
1、缩小贸易逆差。特朗普长期认为,美国对中国存在巨额贸易逆差,代表美国在贸易中吃亏。他希望通过加征关税,减少从中国的进口,迫使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购买,从而缩小这一逆差。
2、保护和重振美国制造业。特朗普及其顾问彼得·纳瓦罗坚信,关税是防止制造业外流、保护美国工人和工厂的有效手段。他们认为,通过提高中国商品的进口成本,可以鼓励企业将生产线迁回美国,创造更多本地就业机会。
3、施压中国进行结构性改革。美国指责中国存在强制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侵犯、政府补贴等“非市场行为”。特朗普希望通过加征关税,迫使中国在这些方面进行改革,尤其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产业政策。
用特朗普的话说就是:“你不听话?那就多交钱。”
——上海航运交易所
在关税战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近期的全球运价稳中有升,但美线除外。

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11日,SCFI指数为1394.68点,较上期小幅上涨0.14%。
其中,欧地线呈增长态势,上海至欧洲运价为1356美元/TEU,较上期上涨1.50%;上海至地中海运价为2144美元/TEU,较上期上涨5.72%。
反观美线,关税之争已开始对其运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上海至美西和美东运价分别为2202美元/FEU和3226美元/FEU,分别较上期下跌4.80%和2.42%。

- 加征关税后,美国进口减少,人民币对美国的贸易顺差缩小 → 中国出口商结汇美元减少 → 市场对美元的需求下降。
- 然而,如果中国出口大幅下降,整体美元流入减少,反而会让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
2、投资者怕了,跑去抱紧美元
- 每逢中美关系紧张,尤其是贸易战升级,全球风险偏好下降,投资者倾向回流美元等避险资产。
- 这会导致美元短期走强、人民币承压。例如前几次关税升级时,人民币往往出现明显下跌。
3、央行干预出手稳一稳
- 中国人民银行为了稳定汇率,可能会通过逆周期调节、调节外汇储备来减缓贬值压力。
- 但如果特朗普关税加码引发中长期资本外流担忧,人民币可能进一步承压,即便短期有政策对冲。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一度跌破 7.25,市场普遍预期若关税全面实施,将测试7.30-7.35关口。
美元指数(DXY): 近期在104-105区间震荡,反映出市场对美元的避险情绪正在升温。
外资流向:中国股债市场净流出趋明显,特别是美方扬言加税至125%后,港股和A股市场承压。
——中金公司外汇策略组
“一部分敏感产品暂时免税,不是退让,是让企业‘松一口气’,但后续可能是更大的打击。”
——财经评论人 吴晓波频道嘉宾@肖风
“这对全球贸易秩序是破坏性的,尤其是中小型出口企业,面对不可控政策,必须尽早调仓转向。”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沈丁立
是的,美线大、单值高、回款快,但你必须想办法多条腿走路——拉美、东盟、中东、新兴国家,该出手出手。
2. 成本精细核算
关税+运费+汇率+中转成本,得把全链条“算总账”。有些货看似毛利高,一遇145%就没利润了。
3. 供应链要分散
有些大卖家开始试水“印度转厂”,或者在越南、马来投建备选生产线,虽然短期成本高,但至少有plan B。
4. 时刻关注政策,准备应急方案
每周花点时间跟踪最新政策和舆情,别等政策生效了才慌张发邮件取消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