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高关税政策下,美国企业成本压力攀升
题图来源 | pexels
在全球经济的棋盘上,贸易政策如同关键棋子,每一步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特朗普执政时期推行的高关税政策,无疑是一颗投入美国经济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其中受到冲击最为直接的,便是美国本土企业,它们正承受着日益沉重的成本压力。
根据亚特兰大联储 4 月调查,预计未来一年,美国企业单位成本将增长 2.8%,与 3 月先比高出 0.3%。这个数值,低于 2022 年 4 月 3.8% 的峰值,但仍高于疫情前 2% 的平均水平。此次调查,也揭示了三个关键趋势:
1、成本转嫁能力分化:中商品行业的转嫁能力,略强于服务业,中小型企业转嫁成本的难度,高于大型企业;
2、价格压力持续:标普全球数据显示,关税推高了制成品的成本,4 月商品服务价格涨幅,创下 13 个月新高;
3、衰退担忧升温:调查显示,25% 企业视经济衰退为“重大担忧”,73% 担忧企业直指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贸易政策。尽管 3 月 CPI 环比下降了 0.1%,但最新的关税政策,或将逆转通胀缓和趋势,企业正面临着市场需求与成本管控的双重考验。
不难看出,美国企业正面临着成本上升、成本转嫁困难、价格压力持续和经济衰退担忧等多重挑战。这些问题相互关联,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对美国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构成威胁。
但是,即便在这样的趋势下,美国的高关税政策问题仍然悬而未决,尤其在对华关税方面,据说此前传言特朗普“态度软化”并不属实。
据外媒 23 日最新报道,特朗普正考虑两种对华关税调整方案:一是将现有税率降至 50%-65%;二是推行“分级方案”,将中国商品分为“非威胁国家安全”和“具有战略意义”两类,分别加征 35% 和至少 100% 关税。白宫强调,特朗普在对华关税立场上“没有软化”,具体措施仍在讨论中。
由此不难预见,美国企业对于经济的担忧仍将持续。
从此前分析来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想助力美国企业,现在却在实际执行中让它们陷入了成本泥沼,致使美国企业在这场贸易政策风暴中艰难前行,未来的路在何方,考验着企业自身的应变能力。
面对如此复杂的经济形势,美国企业需要更加谨慎地规划和管理自己的成本和业务,并且时刻关注贸易政策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未来的全球经济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而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尽管美国的高关税政策也给我们出海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也提供了机遇,可以将目光投向美国之外的广阔市场,如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这些市场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发展空间。
总而言之,希望国内外的所有企业,都能在这场不可预测的风波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破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