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朝令夕改,跨境人背水一战

购物免费111.jpg

题图来源 | pexels

近日,关税政策迎来了“过山车式”的反转。

2025 年 2 月 4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新关税政策一纸落定,宣布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加征 10% 的关税,并终止了 T86 清关模式。

然而仅仅三天后,2 月 7 日,特朗普政府又出人意料地宣布,将继续保留来自中国的小包裹免税待遇,直到美国有足够的系统来处理和征收关税。

从“加税”到“暂缓执行”的反转,不仅让人目瞪口呆,也让整个跨境电商行业的航向再度迷失。

对于卖家、物流服务商以及平台来说,如何迅速应对这一系列变化,已经成为他们能否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关键。

卖家上演冰火两重天

所谓人与人之间的悲喜并不相通。在美国加征关税中,国内自发货的卖家或将开启一轮淘汰战,而拥有海外仓的卖家则泰然处之,淡定观战。

以亚马逊的 FBA 卖家为例,他们通过批量发货模式,将货物提前运送到亚马逊的海外仓库,并通常以较低的采购价进行报关,从而使关税基数维持在一个相对低的水平。因此,即便是新征的 10% 关税,对单件商品的成本影响也相对有限。

据中信证券研报,在海外仓备货模式下,预估终端售价 30%~40% 将被海关认定为交易价值,加征 10% 税率预计对终端零售价影响在 3%~4%。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也发布公告,决定对纳税人以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方式出口的货物实行“离境即退税”,自 1 月 27 日起施行。这项政策不仅进一步促进了海外仓模式的发展,也为卖家在面对关税和库存管理所带来的现金流压力时提供了喘息之机。

然而,对那些依赖自发货模式的卖家来说,新的关税政策落地后,这部分卖家们首先面临的是各项成本的上涨。

笔者了解到,在小包模式下,预估终端售价 60%~70% 将被海关认定为交易价值,对应关税对终端零售价影响 15%~20%。这意味着,卖家们在定价时,可能不得不把上涨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可能会因此大幅下降。一旦价格竞争力遭遇削弱,这些卖家将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生存空间被压缩。

另外,物流费用、合规成本也在悄然上涨。过去来自国内的小包裹没有清关流程,而现在则要一视同仁。因此,包括云途、顺丰在内的诸多物流商宣布涨价。

除了亚马逊自发货卖家外,在 Temu、SHEIN 等平台依赖直邮模式的中小卖家以及独立站卖家(约 80% 独立站使用小包直邮)也将陷入困境。

如今政策一转身,直邮小包重回“免税时代”,卖家成本压力骤减,市场预期也逐渐趋于稳定,下半年旺季备货计划或得以正常推进。

有专业机构预测,短期内(1-3 个月),美国政府可能会采取过渡性措施,以确保海关的处理能力不至于崩溃。而全面调整可能需要 6-12 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具体取决于政府和行业应对的速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暂缓执行虽然短期内减轻了负担,但后续的风险依然如影随形。

有卖家直言,现在急着下单,想趁政策恢复前空运一批货,但又怕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空运费付了,关税又来了。真是每一天都像在玩平衡木,“寄也不是,不寄也不是”。

跨境卖家现在的愿望简单又迫切:希望能有个明确的开始征收时间,否则这像过山车一样的政策变化,真是让人喘不过气来。

不过,也有一些卖家开始看到这一轮变化中的“缓冲期”,他们打算抓紧这段时间,调整节奏。

有卖家表示,虽然价格已经上涨,但没必要急着降价,因为美国的物价很可能继续上涨,这点甜头不妨先尝一尝,抓住眼前的机会,反倒能在未来的波动中占得先机。

物流服务商紧急调价

美国关税政策的步步紧逼,也让货运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笔者获悉,受美国进口报关模式变动的影响,此前,国内多家物流公司相继发布了关于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及服务变更的公告,宣布将加收每票货物的报关手续费、预收关税保证金等。

云途、递四方:自北京时间 2 月 5 日 09:00 起,公司将加收报关手续费 20 元/票;于北京时间 2 月 5 日 09:00 后签入的中国(包含中国香港)始发美国方向货物,将在包裹签入时预收 30% 关税保证金。

燕文:从 2 月 4 日 12:00 之后起飞的前往美国方向的航班,针对纺织品及服装类按包裹申报价值的 35%,纺织品服装以外按包裹申报价值的 25% 收取综合关税。

顺丰:自北京时间 2 月 5 日 12:00 起,公司将将加收清关综合服务费 20 元/票;北京时间 2 月 5 日 12:00 后称重的中国(包含中国香港)始发美国方向货物,将在包裏称重时预收 30% 关税保证金。

而除了国内物流公司的费用调整外,同样值得注意的还有美国邮政局(USPS)发布的通知:自 2025 年 2 月 4 日起,USPS 暂停接受来自中国(包括中国香港)的国际包裹(信件和平面邮件除外)投递,直至另行通知。

然而,2 月 5 日,USPS 又宣布恢复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入境包裹,这一“朝令夕改”的决策,立刻引发了跨境电商圈的热议。

彼时就有业内人士指出,USPS 的停收措施更多是象征性举措。尤其是在美国 90% 以上的跨境包裹已经由顺丰、UPS 等私营物流巨头主导的情况下,USPS 的市场份额早已大幅缩水。因此,这一停收举措对跨境电商的实际影响较为有限。此次变动也被广泛解读为特朗普政府强硬贸易政策的连锁反应。

如今随着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变卦”,中国小额包裹免税待遇的恢复也让不少卖家看到了曙光。云途物流、燕文物流、递四方等物流公司纷纷发布公告,取消了此前针对小额包裹直邮产品的提价措施,恢复了免税待遇。

具体来看:

燕文物流宣布,从 2 月 8 日起,所有美国方向快线专线挂号产品将恢复免税,并表示正在等待美国海关 T86 报关系统开启,以便切换操作。

递四方也发布公告称,从 2 月 8 日 9:00 开始,签入的联邮通美国路向货物将取消 20 元/票清关手续费及 30% 预收税金。

云途则表示,仓库内的包裹可以支持退税给卖家。

尽管这些积极的变化为卖家带来了短期的安慰,但从美国政府政策的变化来看,轻小件直邮红利期或将进入倒计时。

此前某头部物流企业财报显示,其美国专线报价较政策前仍高出 18%,其中预申报系统升级、合规团队扩建等固定投入将持续推高运营成本。更关键的是,美国海关已开始测试新的自动化清关系统,未来小额包裹或将强制提供商品溯源信息,这预示着“简易清关”时代终将落幕。

平台重构生态逻辑

关税政策的落地,Temu、SHEIN 等主要依托低成本直邮模式的跨境电商平台首当其冲。

据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数据,其 2015 财年全年处理的小额免税入境货物为 1.34 亿件,而 2024 财年的小额免税入境包裹达到 14 亿件。

这一数据的激增,显然与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Temu 和 SHEIN 等平台也正是在这波“小额免税”政策的东风下,快速占领了美国市场。

美国国会中国问题委员会在此前发表一份报告中曾表示,所有通过“小额豁免”方式进入美国的国际包裹中,近一半来自中国。Temu 和 Shein 可能占每天运往美国的所有包裹的 30% 以上。

然而,随着小额商品关税豁免政策的取消,跨境电商平台面临的压力急剧增加。清关流程的复杂化、时效延长以及物流成本的增加,也让其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在美国市场的运营模式。

实际上,去年 Temu、SHEIN 等平台就已然开始尝试模式重构,在海外建本地仓,扩大本地货盘,拓展半托管模式。

业内人士指出,该模式一方面是平台们为了突破全托管的局限性而开拓的新业务,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为了应对彼时还悬而未决的关税风险。

而在新关税政策生效后,业内就有消息称,Temu 内部人员透露,其美国站点正在加速从全托管向半托管模式的转型。

业内人士认为,海外仓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目标市场的政策变化,减少因政策调整带来的运营风险。招商证券的一份研报指出,随着卖家规模化、品牌化以及资金实力的成长,海外仓模式会逐渐成为主流,与直发模式将会长期并存且相互补足。

与此同时,Temu 和 SHEIN 也在试图通过本地化布局绕过关税壁垒。

据了解,Temu 自去年起就开始吸引在美国仓库有库存的中国卖家入驻其网站,以便将包裹从美国当地运送给美国购物者。而 SHEIN 美国业务总裁 george chiao 此前也表示,将在美国搭建三个大型配送中心。截至 2024 年 2 月,印第安那州怀茨敦的配送中心现已启动,员工达到 1000 人。

BrandArk 观品牌

如今,跨境电商行业的生态链条正悄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平台、卖家、物流服务商等各方参与者面临的,不仅仅是一场政策上的调整,而更是一场关乎生存、关乎未来战略的重构。

虽然特朗普政府暂时恢复了 T86 清关模式,但这只是政策调整的短期应急。长期维度看,“靴子落地”只是时间问题,取消 T86 的可能性依旧很大。

因而对于卖家们而言,还未到可以松懈的时刻,而是一个警钟——出海挑战仍然存在。

但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言,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虽然跨境电商的市场环境时刻发生变化,但行业的每个环节,也在这种变化中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步伐。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不确定性,或许我们能从那句犹太谚语中找到启示“先起步再调整呼吸,先起飞再调整姿态。”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

站点推荐

98IP
98IP提供全球8000万优质住宅IP代理,支持Http和Socks5协议,确保100%高质量IP。
98TG
98TG全球网址导航社交流量生态圈 · 为全球跨境电商提供精准社交媒体一站式引流推广。
TG-NEWS
最新的Telegent咨询,各种TG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热门标签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