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新政⑳:T86取消,卖家即将面临的6大问题
【编者按:跨境电商行业面临前所未有之变局。作为行业先锋,98出海联手政府、产业带、物流商、行业大卖等先后策划《美国关税风波》追踪、《T86风波追踪》直播系列以及1V1线下咨询,帮助从业者全面快速的了解新政最新动态和影响。】
当地时间4月2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不仅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基准关税,更针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至34%的综合税率。
而最致命的打击,则是取消对800美元以下中国进口商品的“小包免税”政策——这项自2016年起支撑中国跨境电商高速增长的“生命线”,将在新政实施后彻底断裂。行政令中提到,2025年5月2日起,从中国进口的小额包裹需缴纳其价值的30%或每件25美元的关税。2025年6月1日后,增加到每件50美元。美国商务部长将在90天内提交一份报告,评估该命令的影响,并考虑是否将这些规则扩展到来自中国澳门的包裹。
在98出海接触多位跨境卖家表示,目前还不能确定新政策的实际影响程度,但预计影响不小。
物流费用上涨。不少跨境物流公司都已经开始加收关税和物流费用。一家跨境物流公司负责人告诉98出海,目前往美国发货还是正常的,要额外加收30%左右的报关费。据98出海了解,就在今天,已有多个物流商发布消息,宣布将对运费进行调整,涨价幅度大多在1元/KG-2元/KG之间,包括已经在途的货物。
物流效率下降。由于新政初期,美国海关将需要更多时间理顺程序与试跑,物流效率下降在所难免。也有卖家表示,从今年初起,他们就在试图调整运营策略,包括提前本地备货,或是加大对美国以外市场的投入,但这些都需要更长的执行落地时间,以及更多的资金投入。
大件产品受影响较大。亚马逊卖家周然表示,大件产品边变得不好做了,此次加征关税非常像21年的欧洲站,“记得当年欧洲vat后台代缴之后,很多卖家一开始涨价的来覆盖成本,结果发现订单下降,仓储费还蹭蹭的涨,最后为了快速降低仓储成本,集体亏钱降价卖大件。”
售价上涨。运费上涨已成定局,要提升商品售价来抵御关税成本,而这会直接导致商品竞争力减弱,对于跨境卖家,关税将直接转嫁至商品成本,中小卖家利润空间被压缩,被迫提价或降低服务质量(如物流速度)。对于一些价格敏感型商品来说销量会受到影响,而低附加值商品(如日用品、服饰)冲击显著。
低价货品报关更复杂。低价值商品原本通过“简化申报”快速通关,加税后需更复杂的报关流程,增加清关时间和成本。部分电商平台可能要求卖家提供更详细的商品成分证明(如芬太尼相关化工品),导致供应链溯源成本上升。
卖家转向海外仓。T86 免税政策取消后,直邮模式将逐步由海外仓模式替代,依赖小额包裹直邮的卖家可能转向海外仓备货,以规避单件关税,但需承担更高的库存风险和资金压力。海外仓通过前置备货规避小包征税,实现本地发货,显著降低单件商品关税及物流成本,提升配送时效至 3-5天,增强价格竞争力。同时,批量清关模式可优化供应链合规性,缓解海关压力。预计 2025 年美国海外仓规模将同比增长45%,头部企业加速布局智能仓储网络,推动跨境电商向本地化运营转型。
还有商家表示在相关政策落地后依然会坚持布局美国市场,不过相应地会优化供应链,“对于消费者的付费,整个链条中的采购、物流、平台、卖家等之前有固定的分配模式,关税增加后各方利益都会重新分配,不只是卖家压缩利润。”她表示,政策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是部分卖家的商业模式需要变化,“个人认为之前靠低价铺货、中国直发的业务模式在美国可能很难持续。我们在两年前也开始改变,虽然品牌力和产品力是公司的基础,但是销售渠道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单一,所以从独立站作为唯一主要销售渠道变成多渠道发展。并且从去年开始,也已经开始大力地在海外备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