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KYC全面启动,新一轮封店“闸刀”落下

pexels-n-voitkevich-6214388.jpg

题图来源 | pexels

菲律宾 KYC 认证全面启动

继泰国站全面实施 KYC 人脸认证后,有卖家透露,菲律宾电商市场也迎来了最严格的身份核查,已有一批店铺被封。

最近有卖家在后台发现疑似合规升级的通知弹窗,内容显示,依据《互联网交易法》(ITA)Shopee将启动资质核查,要求所有店铺在 2025 年 6 月上旬完成认证,否则商品或将面临下架或关店处理。

发5.png

卖家消息称,此次核查针对不同店铺类型设定差异化合规节点:

对于 MP 店铺,平台设定了分阶段的合规期限:5 月中旬前完成店铺基础信息的更新与审核,6 月初提交完整的经营许可证件。

而 Mall 店铺则面临更紧迫的时间压力,所有合规材料必须在 4 月底全部提交完毕。

Shopee 平台早前依据菲律宾发布的《ITA 法规》作出过明确规定,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认证的店铺,其商品将无法展示给消费者,且可能触发进一步处罚措施。

所有本地卖家需于 2025 年 6 月 20 日前完成以下材料的提交:

1. 主要商业文件:

独资经营者:需提交 DTI 证书。

一人公司、合伙企业/公司:均需提交 SEC 证书。

所有卖家类型均需提交一号 2303 文件。

2. 政府签发的身份证:

当地身份:统一多用途识别(UMID)、社会保障体系(SSS)卡、政府服务保险系统(GSIS)电子卡、陆路交通局(LTO)驾驶执照、菲律宾邮政 ID、菲律宾护照、菲律宾健康保险号码、PhilID/ePhilID(PhylSys)、专业监管委员会(PRC)ID。

外国人身份:护照、外国人登记证。

发6.png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https://seller.shopee.ph/edu/article/21877

伪本土店是重点打击对象

启动审查后,已经有一批卖家表示自己的店铺在新一轮扫店风波“阵亡”。

据业内人士透露,近期某中国台湾伪本土卖家卷走 20 万货款的案例频发,某头部服务商的菲律宾本土店铺更是全军覆没。

DataReportal 数据指出,2023 年东南亚 KYC 通过率仅 68%。据了解,Shopee 菲律宾站现有卖家超 30% 存在资料不全或信息错位问题。常见违规包括频繁更换收款账户、多店铺关联操作及虚假资料提交。

若后续电商平台升级 AI 人脸识别与设备指纹监测技术再结合菲律宾国税局与电商平台的数据协作机制后,伪本土店将面临三大风险:

资金安全风险:近期多地出现服务商卷款跑路案例,第三方服务商常承诺 “低门槛” 收款、包税等服务,但实际无法提供合规文件,导致卖家陷入资金冻结或法律纠纷。

政策合规风险:菲律宾《互联网交易法》明确禁止虚拟身份运营,违规店铺最高面临 50 万比索罚款及 3 年监禁。

技术监测风险:平台通过设备指纹识别技术,可精准定位同一设备/IP 操作的多店铺关联,近期已清退多家异常店铺。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卖家需重新审视运营策略。从风险控制角度看,由于很多卖家的本土店铺都是从服务商购买的,资质安全并无法保障,因此,无需人脸识别的跨境业务仍是现阶段相对稳妥的选择。通过官方认证的 3PF 模式运营,利用跨境仓备货实现本土化履约。

对于具备转型意愿的卖家,“跨境测品 + 本土备货”的组合策略值得尝试:先通过跨境店测试爆款,再通过官方认证的海外仓发货,这种模式可降低一定程度的试错成本,同时享受与本土店同等的流量权重。

值得关注的是,合规化进程催生了新的市场机遇。菲律宾本土财税机构业务量激增,围绕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等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部分服务商甚至推出“虚拟办公室 + 本地员工”的代运营套餐,帮助卖家快速满足本地化要求。

但需警惕服务商市场鱼龙混杂,选择时务必核查其 DTI/SEC 证书及 BIR 税号,优先绑定本地实体银行账户以降低审核风险。

行业专家指出,菲律宾与泰国的政策联动释放出明确信号:东南亚电商正从流量驱动转向合规驱动,本地化运营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建议卖家立即启动资质自查,优先完成 Mall 店铺合规,同步布局东南亚其他等政策相对稳定市场的本土化运营。

那些仍抱有侥幸心理的伪本土店卖家,或将在 2025 年 6 月的合规大限前遭遇更严厉的清退风暴。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

站点推荐

98IP
98IP提供全球8000万优质住宅IP代理,支持Http和Socks5协议,确保100%高质量IP。
98TG
98TG全球网址导航社交流量生态圈 · 为全球跨境电商提供精准社交媒体一站式引流推广。
TG-NEWS
最新的Telegent咨询,各种TG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热门标签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