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狂赚3亿美金,美白牙膏“套路”在国外也这么好使?
题图来源 | pexels
美白药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国内不少品牌在宣传时,总喜欢用夸张地前后对比来进行展示效果,对于这个套路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
但没想到 TikTok 上的“老外”,也非常吃这一套,光是 #teethwhitening(牙齿变白)标签下就集结了 64.25 万条相关视频。
笔者发现这些视频里频繁出现一个澳洲品牌 HiSmile,通过查阅发现,这个品牌竟然短短 5 年就实现了年销售额从 0 到 3 亿美元的飞跃,甚至一度因订单暴增 500% 导致网站崩溃。
从车库创业到年销 3 亿
根据资料显示,2014 年,21 岁的 Alex Tomic 和 22 岁的 Nik Mirkovic 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的一间车库里,用 2 万澳元启动资金开启了 HiSmile 品牌的创业之旅。
彼时,牙齿美白市场两极分化:要么是价格高昂的牙医冷光美白服务,要么是体验感差的家用产品,普通人很难找到“专业效果与平民价格”兼具的产品。
两人正是瞄准这一市场空白,联合化学专家研发出 30 秒见效、无刺激的牙贴与美牙仪,并以“家庭友好价格”切入市场。
HiSmile 品牌的初期调研显示,传统美白产品的“医学化”定位难以打动年轻女性,于是他们便转而将产品与“幸福”“自信”绑定,精准俘获 15-24 岁女性群体。
这一策略迅速奏效,18 个月内,其营收便突破 1000 万澳元,随后将产品线拓展至牙膏、漱口水等。
2023 年,其年销售额已突破 3 亿美元,用户社群超 300 万,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口腔护理品牌之一。
多平台协同:玩转流量矩阵
在 HiSmile 品牌创立初期,他们面临大多数初创企业共同的难题,即有限的预算与迫切的增长需求,因此如何通过社交媒体获取自然流量,成为了其品牌推广的关键一环。
1、TikTok:传播创意工场
资料显示,HiSmile 品牌将 TikTok 作为了运营的主要阵地,他们在营销策略上选择以“真实感”为核心,通过直观展示产品使用前后的显著变化,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从而达到推广的目的。
图源:TikTok
截至目前,HiSmile 品牌的 TikTok 账号 @hismile,已经获得了超 510 万粉丝,总流量 9.4 亿,其中不乏有播放量破亿的视频。
例如,该账号在 2023 年 12 月发布的一条情景类使用对比视频,通过紧密的节奏+剧情引导,这条视频一经发布流量就突破了亿次播放量,如今播放已达到 1.82 亿次,为品牌带来了极大的声量。
图源:TikTok
除了官方账号运营之外,HiSmile 品牌也将大部分资源都投入到了与达人合作上。
通过 HiSmile 品牌合作的达人矩阵上可以看到,他们更倾向于与中腰部达人建立合作关系,虽然这些达人粉丝数相对较少,但带来的销量却很可观。
图源:Echotik
以达人 @CassieSaylor(粉丝数 41.12 万)为例,这位达人与 HiSmile 品牌共合作发出来 9 条推广视频,为品牌带来了约 37.9 万美元的预估销售额。
在这些推广视频中,流量最高的一条为 2024 年 5 月发布的测评口播视频,截至目前,这条视频已经获得了 118 万次播放,为品牌带来了不错的流量与关注。
图源:TikTok
2、Instagram:构建品牌信任体系
HiSmile 品牌在 Instagram 上与 TikTok 的营销模式相差不大,多了一点的区别是,品牌会定期发布一些优质产品图来加强品牌形象。
此外,用户互动也是品牌重视的一环,品牌会积极回应评论区的用户留言,与 Instagram 用户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图源:Instagram
3、独立站:流量转化的终极战场
在产品与社媒营销的双轮驱动下,独立站成为了 HiSmile 品牌流量转换的最后一环。
目前,该品牌独立站每月自然访问量保持在 16 万左右,其中美、英、德三大核心市场贡献了主要流量。
图源:similarweb
从第三方平台数据可以看到,HiSmile 品牌站点的流量构成主要分成 4 个部分,直接访问(52.27%)、有机流量(45.35%)、社交(10.24%)、和外链进入(14.01%)。
由此可见,该品牌不仅建立了稳定的影响力,还通过多渠道布局实现了可持续的流量增长。特别是在欧美成熟市场,品牌已经形成了自然流量与主动营销的良性循环。
图源:similarweb
海外市场的下一站在哪里?
HiSmile 的成功,不仅是产品与流量的胜利,更揭示了全球化品牌的底层逻辑,即精准洞察需求、本地化运营、多平台协同。
对国内企业而言,海外市场绝非遥不可及。当前,全球消费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化,新兴渠道(如 TikTok 电商)降低了出海门槛,区域文化差异催生着细分机会。
海外市场的竞争虽激烈,但长远看去,空白仍存。
下一个五年,属于那些敢于跨出舒适区、用本土化思维讲好品牌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