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欧洲再提速,当日达服务覆盖20城,竞争进入白热化
题图来源 | Unsplash
物流新革命:亚马逊在欧洲按下加速键
当网购成为日常,消费者对“下单即收货”的期待正改变整个电商行业。亚马逊最近宣布,未来一年将在欧洲 20 个新城市推出当日达服务,包括德国奥格斯堡、法国梅斯、意大利贝加莫等中小型城市。这意味着即使住在非核心城市的居民,也能享受早上下单、晚饭前到货的极速体验。
图源:Amazon
对于每月支付会员费的 Prime 用户来说,只要订单金额达到最低消费标准(通常约 25 欧元),就能免费使用这项服务。非会员则需要额外支付运费。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亚马逊通过当日达在欧洲配送了超过 2000 万件日常用品,比去年同期暴增 80%。去年全年更是通过当日达和次日达服务,完成了 90 亿件商品的闪电配送。
图源:aboutamazon
这场“速度游戏”背后藏着两个关键布局:
1. 智能预判消费需求:通过 AI 分析历史数据,提前把高频商品(如婴儿奶粉、常用药品)存放在离消费者最近的仓库。西班牙马德里的仓库里,防晒霜会在夏季前调拨到沿海区域,而内陆仓库则增加滑雪装备储备。
2. 延长配送时间窗口:在马德里试点的“快速配送”模式,允许顾客最晚 18:15 下单仍能当日收货。这套模式本月将登陆伦敦部分地区,年底前扩展到慕尼黑、柏林、米兰,2025 年底前覆盖欧洲 15 个城市。
“我们的目标是从选购到配送全流程优化,即便深夜下单也能当日送达。”亚马逊欧盟业务负责人Rocco Bräuniger 透露,目前欧洲已有 135 个城市实现当日达,既有伦敦、维也纳这样的大都市,也有像德国埃尔福特这样人口仅 20 万的小城。
从 3 小时到 30 分钟的较量
不仅仅是亚马逊在“卷”物流,这场速度竞赛早已席卷全球。
沃尔玛宣布将 4700 家美国门店改造为“前置仓”,结合 AI 实时计算库存和配送路线,计划年底前让 95% 美国人享受 3 小时送达。其墨西哥分公司更为激进,将配送时间从 90 分钟压缩到 30 分钟,相当于外卖送餐的速度。
在电商高度发达的韩国,Coupang 凭借“火箭配送”(深夜下单、次晨达)稳居龙头。该公司正在建设两座 AI 物流中心,配备自动分拣机器人和温控仓储系统。竞争对手们紧随其后:Naver 推出可自选时间的弹性配送,Gmarket 实现全年无休配送,11Street 甚至推出周末当日达,超时直接赔偿 5 元。
图源:yna.co.kr
拉美市场同样烽烟四起。本土电商美客多(Mercado Libre)在巴西、墨西哥等重要市场,已有 50% 订单实现当日或次日达。为应对挑战,沃尔玛墨西哥宣布投入超过 60 亿美元新建门店和物流中心,这些设施将同时承担商品销售与快递中转功能。
图源:investor.mercadolibre
未来快递还能多快?
当前行业正在突破物理极限:
1. 亚马逊测试“预测性发货”,在用户点击“购买”前就将可能需要的商品运往社区站点;
2. 沃尔玛研发 AR 眼镜帮助分拣员快速定位货物,使仓库处理效率提升 40%;
3. Coupang 试验“社区寄存柜”,结合面部识别实现 24 秒取件。
随着这些技术落地,快递行业正从“当日达”向“分钟级”跃进。下次当你点击下单按钮时,那个开始倒计时的配送时钟,不仅记录着包裹的行程,更丈量着现代商业文明的进化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