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热情,救不了敦煌网

出海免费.jpeg

题图来源 | pexels

关税战正酣,不愿忍受涨价的美国消费者,四处寻找便宜货。

一条条来自中国工厂的短视频刷爆了美国 TikTok:“你们熟知的高端品牌很多都是我们代工的”,“还从品牌商那里原价购买商品吗?别当冤大头了,直接从我们这拿批发价吧!”

一名博主声称 Lululemon 的瑜伽裤在他们工厂只需 5-6 美元,而美国售价却高达 100 美元。也有博主称“我们是耐克、阿迪、FILA 和 UGG 背后的生产商。”

在评论区里,“低到无法想象”的出厂价震惊了美国人民,纷纷惊呼“溢价过高了”。同时,这些视频也正好赶上了美国人民恐慌中的囤货潮,他们迫不及待地问:“怎么订货?上哪儿买?怎么发货?”

他们最终找到了敦煌网、海外版淘宝、阿里巴巴国际站。4 月 15 日,敦煌网甚至在美国苹果应用商店免费应用排行榜攀升至第二名,仅次于 ChatGPT,超越亚马逊、沃尔玛等其他电商平台。

几乎被遗忘的老牌 B2B 平台,能抓住这次稍纵即逝的机会吗?

跨境圈的“时代眼泪”

爆火之前,敦煌网还在美国 App Store 排名的 300 开外。而随着“中国制造揭秘潮”,TikTok 为敦煌网带来了流量。4 月 13 日,敦煌网的 iOS 版下载量增加至 11.75 万次,比其 30 天平均值增长了 732%。其中,美国市场贡献了 6.51 万次下载,增长幅度达到 940%。

敦煌网是一家创办 20 年的老牌 B2B 跨境电商,专门帮海外中小批发商对接中国工厂。覆盖了全球 225 个国家和地区,平台上超过 3300 万种商品。而最近涌入敦煌网的,不止有原先的美国批发商,更有无数美国消费者,他们也想体验“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感觉。

敦煌网创始人王树彤曾与雷军共同创办了卓越网,在亚马逊收购卓越网的 2004 年——中国加入 WTO 刚刚两年多——王树彤转战跨境电商赛道,创立敦煌网,以 B2B 模式避开与亚马逊、eBay 等平台的正面竞争。

敦煌网创立时,成立五年的阿里国际站仍处于黄页模式,即将商家汇聚到网页上,让全球客户通过网站找到贸易商与供应商,而平台则收取中介费获取利润。

而王树彤则设计出了卖家免费入驻、按成交收取佣金的模式,吸引了一批无法支付中介费用的小微卖家,而敦煌网也以小额批发的模式专攻采购量较小的批发商或零售商。随后,王树彤又将物流企业及第三方翻译公司导入平台,使交易、支付、物流等流程实现电子化,敦煌网也逐渐成为一个 B2B 综合服务平台。

2009 年,敦煌网交易额突破 20 亿元。

2010 年之后,中国电商进入争夺增量市场最疯狂的时期,然而敦煌网仅在 2014 年获得数亿元融资。

在 2021 年敦煌网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18 至 2020 年,敦煌网净利润分别为 -4312.5 万美元、-472.9 万美元、58.9 万美元,即在成立 16 年后的 2020 年才扭亏为盈。且三年间卖家数量分别是 7.98 万、9.2 万和 7.77 万,数量明显下滑。2020 年,敦煌网 GMV 达 18.65 亿美元,但 GMV 增速已从从 2018 年的 58% 下降至 2020 年 19%。

招股书同时显示,2020 年敦煌网在国内 B2B 跨境平台中市场份额仅为 1.4%,排名第二,而排名第一的阿里国际站市场份额达 26.2%。与此同时,B2B 模式本身也在近年来面临亚马逊、速卖通等 B2C 平台的冲击。

在 2021 年冲击 IPO 无果之后,敦煌网越发低调,除了各大外贸或电商展会上可见其展位之外,敦煌网几乎成了跨境圈的“时代的眼泪”。

在 TikTok 上爆红之后,有网友感慨:“十几年了,没想到这个平台还存在。”

打不过 B2C 平台

兰亭集势的经历与敦煌网也极为相似。

2007 年成立的兰亭集势也算得上中国跨境圈的“元老”。2008,兰亭集势也与敦煌网一样在金融危机中迎来了逆势增长。当时各国消费力下降,中国外贸出口也出现下滑,而依托着长三角、珠三角的各个小厂商的敦煌网和兰亭集势,则规避了传统外贸中进口商批发商的层层加价,同样主打一个“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因而大受欢迎。

2012 年第四季度,兰亭集势实现了 111 万美元盈利,并最终上市。

2013 年,兰亭集势登陆纳斯达克,被誉为中国跨境电商第一股。但上市之后,兰亭集势却一路亏损:2013 年亏损 470 万美元,2018 年亏损达到了 5960 万美元。股价也是一路下跌。

兰亭集势早期定位偏向于低价产品。2016 年开始,为了应对持续扩大的亏损,兰亭集势开始压低采购价,有的商品在兰亭集势的价格甚至低于国内电商平台,导致供应商的议价空间与利润越来越少,但平台的售价却远远高于采购价。另外,平台会根据商品受欢迎程度要求备货,给供应商造成了很大的库存压力,再加上罚款、扣款,让大批供应商退出兰亭集势。

尽管经过 2016 年的压价等调整,兰亭集势的亏损从 2015 年的 3940 万美元下降至 870 万美元,但大批供应商的退出,同时在亚马逊、速卖通等 B2C 平台的冲击下,兰亭集势亏损难止,2018 年,兰亭集势亏损达 5960 万美元,股价一度跌至 1 美元左右,被纳斯达克警告退市。

兰亭集势也曾与今天的敦煌网一样,在大环境的变化中迎来了一波小春天。

2020 年,美国零售门店由于疫情而迎来大面积歇业,大批出口订单也被延迟或取消,国外的消费也开始向线上转移。不少传统外贸商家也开始入驻兰亭集势,想通过平台把积压商品通过跨境电商分销出去。而不少的商家也在兰亭集势上迎来爆单。

但疫情给兰亭集势带来的出口红利终究是昙花一现。根据兰亭集势 2024 财年三季报显示,兰亭集势前三季度的收入总额为 1.98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 60%。

Temu 降维打击

这波意外流量可能不会持续太久。

有业内人士表示,4 月初以来,几个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在美国的流量推广、营销投入有所放缓,导致其 APP 排名下降,这也顺势推动了敦煌网排名的上升。

而低调的敦煌网也在爆火之前的 4 月 11 日,推出了“关税护航计划”。不涨价的商家,平台将对其进行全方位、强力的流量及权益倾斜,并提供专属 1V1 物流支持帮扶计划。此外,为迎合美国消费者的强烈的囤货需求,平台推出了“Stock & Save Sale”促销活动。另外,在 T86 清关于 5 月 2 日取消之前,敦煌网还将通过“智能拆单技术”将订单拆分为 800 美元以下的免税包裹以降低税费。

这让敦煌网顺利地接住了这波流量,但是这一系列的举措听上去是不是也十分熟悉?对,就是全托管。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早就不新鲜,无论敦煌网还是 1688,都算算是晚了一步,以 F2C(工厂直销)的拼多多和 Temu 的崛起,早已开始模糊了 B 端与 C 端生意的界限。正如作家和菜头曾在其文章中的感慨:“有 1688 这种网站,淘宝却让拼多多崛起了。”

全托管吸引了不少贸易型商家,但越来越多的贸易型中小卖家,在平台的低价内卷中淘汰出局,只有货源工厂们才在这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狂欢中保住了利润,而 Temu 向工贸一体型商家、乃至产业带工厂的不断倾斜,并最终完成对真正的 F2C 模式的转型,是不争的事实。

也许是从 Temu 得到启发。今年 2 月,阿里巴巴向 30 家核心供应商开放了 1688 overseas(即海外跨境版)的内测权限。卖家只需要备货到制定的国内边境仓,后续的发货、售后等履约环节都由平台完成。几乎复刻了 Temu 的全托管模式。

1688 跨境版似乎是与阿里国际站的“左右互搏”,抢 B2B 的生意,但和阿里国际站不同的是,可以“一件起批”的 1688 在跨境生意上依然聚焦海外零售商或跨境卖家等小型 B 端买家。而边境仓备货与小额起批的模式,还是让 1688 留下了一道把生意从 B 端做到 C 端的后门:在 1688 试水的越南市场,两国边境上已经布满了大量的跨境电商仓库,Lazada、Shopee 的大量订单正在通过边境仓完成履约。

因此,“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做 C 端生意并非敦煌网所长,在跨境圈也不是新鲜事。

在敦煌网爆火的第二天,一名服务商就在朋友圈发布了出售敦煌网店铺账号的消息,他向笔者表示:“最近咨询敦煌网店铺账号的人不少,一个账号的价格也上涨到了几千块。有些 Temu、亚马逊这些平台卖家都想过来找个敦煌网账号做分销。”

大量的 B2C 卖家涌入 B2B 平台,不过是想碰运气,增加一个商品出口。而大批美国消费者的涌入恐怕只会是流量狂欢下的昙花一现。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

站点推荐

98IP
98IP提供全球8000万优质住宅IP代理,支持Http和Socks5协议,确保100%高质量IP。
98TG
98TG全球网址导航社交流量生态圈 · 为全球跨境电商提供精准社交媒体一站式引流推广。
TG-NEWS
最新的Telegent咨询,各种TG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热门标签

换一批